正月二十五,山西古交传统风俗——点灯灯
其实完全可以用“点灯”两个字概括这个**俗,但是此处使用叠音词“灯灯”,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多了一点童趣,要是用乡音读出来,自然更是有韵味了。
**俗的起源已不可考,流传最广的应是“填仓节”,象征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用黄米面捏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在动物的背上捏一小窝,上锅蒸熟,里面插上用棉花包裹的龙须草,再从龙须草的上端淋点胡麻油将小窝灌满,这便是一个灯灯了。
满堂红
预示着新的一年全家和和美美。
蛇盘兔,一定富!
傻吃猛长的猪!
人们用灵巧的双手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不约而同地点燃灯灯,放在屋外的阳台上,放在水瓮边,放在餐桌上
在那些灯光并不刺眼的年代,如此一抹微光,却也点燃了农家人一年的希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龙须草芯用生日蛋糕蜡烛替代
但是每个人心中对于点灯灯的记忆,却依然是金黄金黄的小动物形状,雪白雪白的灯芯,还有香气扑鼻的胡麻油的味道。星星点灯,照亮你我的前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