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度中心工作人员调配热源,监测实时数据。
11月1日,太原市正式启动供暖。其实,早在10月20日,市热力集团就已经开始试供热,太钢片区、桃南及老军营片区、千峰路沿线、敦化坊街道等许多地方,居民家中都已提前感到了暖流。“这段时间,我们热力公司不断调试,从11月1日起,我们将全力以赴为全市人民按时供热、按需供热、安全供热!”市热力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热源入网“八十度”
10月31日,记者来到市热力集团位于万柏林区上庄北街的太古中继能源站,这里是古交兴能电厂热源“入并”的总枢纽。在太古中继能源站一号车间,这里的设备都在正常运行,将电厂提供的高温网的热能和市区一级网的冷水进行换热,然后将热量输送到千家万户。能源站站长崔鑫介绍说,该站现在入网热源能达到将近“八十度”,天气最冷时能达到摄氏度以上。“现在正在逐步升温,我们也加大了巡查力度,确保11月1日起供热达到标准温度。”
此时,市热力集团太古供热分公司巡检所带班组长高金亮,正在带队巡查所负责的13.9公里一级管网,每个井盖都要打开看一看里面有没有跑冒滴漏渗水的现象,“有一点蛛丝马迹就得立即处置,免得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枢纽转换“很润滑”
顺着“暖流”往下走,记者来到市热力集团城西供热分公司前北屯热力站,该站负责前北屯路西侧1号到7号楼的居民,以及底商的供热任务。走进热力站,“隆隆”的声响显示着该站正在全负荷运行,站长阎庆华说:“辖区户居民家中都提前有了暖气。”
阎庆华介绍说,该站设计供热面积为31万平方米,实际供热面积30.4万平方米,几乎是满负荷的。由于服务的都是高层住宅小区,所以站内共设置有低压、高压两套供热系统,并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补水泵的作业。在采暖季热力站运行期间,每隔3个小时,工作人员就会巡检一次设备,记录供水、回水的压力以及温度等,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据了解,像这样的热力站,市热力集团共计有余座,供热期间将起到关键的“承上启下”作用,必须保证运作良好,转换“润滑”。
居民家里“热乎乎”
记者又来到了文兴苑小区,不少大爷大娘正在院子里聊天。“你家热了没?”“热了,刚盖了两天厚被子,又换回来薄的了!”“阳面家还热呢,每天都能开一会窗户通风。”……
随居民刘大爷回家,热力站工作人员拿出温度计检测,实时温度22摄氏度,“市里要求是18摄氏度左右,这里肯定没问题!”像刘大爷家一样,10月20日我市开始试供热,很多居民的家中提前感到了暖流。
市热力集团城西供热分公司前北屯热力站站长马飙说,供暖初期,一些家庭会出现邻家热、自家凉的情况,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滤网堵塞,二是集气排气,大多可以自行解决,“如果不会的话,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