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第一中学历史沿革

湖南茶陵第一中学系由清末“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演变而来。她创办于光绪三十一年五月(年6月)。校址在衡阳江东岸晒金坪(今衡阳市杨家花园)。宣统三年(年)九月,辛亥革命爆发,学堂停办。

民国元年(年)2月,学校复办并遵命改称“湖南省公立第三师范学校”。民国3年4月,又改称为“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民国16年春,“省立三师”奉命将高师部迁长沙,并入其他省立高中;初级部仍留衡阳江东岸,又将女三师初级部与原第三中学初中部并入,称“湖南省立第三初级中学”。同年5月21日,“马日事变”发生,学校被迫停办。

民国17年春,学校改为“省立第五中学”,既办高中、初中普通科,又办高中师范科。民国24年,改称“省立衡阳中学”。

民国26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敌机不时轰炸衡阳,为安全计,学校于翌年春迁耒阳县办学。民国28年底,高中部与高师部搬常宁办学,称“省立衡阳中学本部”,初中部则留耒阳,称“省立衡阳中学分校”。

民国30年2月,湖南分区设学,因学校归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故奉命将中学部改为“省立第二中学”,师范部改办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均暂留常宁办学。原留耒阳分校则改称“省立二中第一分校”,原民国二十八年所设“省立第一临时中学酃县炎陵分校”并入省立二中,称“省立二中第二分校”。

民国30年6月后,省教育厅择茶陵洣江书院为省立二中“永久校址”,让省立二中第二分校迁入,原办在洣江书院的“茶攸安酃联立简易师范学校”则并入“二分校”,后师范班移二师。

民国31年春,省立二中本部由常宁迁茶陵,取消“本部”、“分校”称号,统称“省立二中”;原留耒阳第一分校则改称省立第十一中学。

民国33年6月,日军入侵茶陵,学校停办一期。是年下期,学校奉令与省立三中和十一中并为“湘南临中”,设学于蓝山。12月,战况变化,学校则决定又独立设学于资兴青腰墟,仍称“省立二中”。民国35年春,搬回茶陵原址办学。

年11月,全省中学均以所在地地名冠其校名,改称“湖南省茶陵第一中学”。

年1月,酃县(今炎陵县)并入茶陵,原酃县一中改为茶陵二中,原茶陵二中(在今茶陵二中校址)改为“茶陵四中”。次年秋,县在四中办师范,茶陵四中并入茶陵一中,称“一中分部”,师生仍留原址上课。年秋,酃、茶又分县,茶陵三中(原址在潞水)迁入“一中分部”校址,称二中,“一中分部”搬入茶陵一中本部,取消“一中分部”称号。

年4月,茶陵一中停办。年8月复办。年6月,被省教育厅列为省属重点中学。年6月,经省教育委员会重点中学评估验收专家组评估验收,定为“合格重点中学”,年春,授予“湖南省重点中学”匾牌。年9月,初中部停招,创办“茶陵县东阳实验中学”(民办性质),招收初中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jiaozx.com/gjsmj/6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