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1001/4487457.html
随着天气越发寒冷,昼夜温差增大,强烈的冷热交替让脑血管备受考验。近日,哈尔滨市的一位48岁的女大学老师跟朋友吃午饭时突然倒地,经诊断是脑动脉瘤破裂造成的颅内出血,虽经积极治疗,但仍未能挽回生命。
脑动脉瘤这么凶险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怎么防、怎么治?
1
案例:
毫无征兆
吃饭时突然倒地
48岁的张晓(化名)是名大学老师,她约了闺蜜一起在一家饭店聚会。
据同行朋友回忆,当时朋友们正在聊天,她突然说了一句“有点难受”,然后就毫无征兆地倒地不醒,朋友们赶紧拨打把她送到哈医大一院,确诊为脑动脉瘤破裂致脑内弥漫性出血,由于出血量较大,最终没能挽回生命。
照片由哈医大一院脑外三病房提供
事后,她的丈夫回忆,她近期曾经说有一些头痛,以为是劳累导致,也没引起注意。
据哈医大一院脑外三病房主任史怀璋介绍,脑动脉瘤好发年龄是40至50岁,已成为导致青壮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人群发病率每人约有2-5人患病,大多数动脉瘤破裂前无任何征兆。
2
是啥:
不是肿瘤
是血管上的“小血泡”
“脑动脉瘤虽然名字叫瘤却不是肿瘤,而是脑血管局部鼓起的一个‘小血泡’,气泡壁也就是血管壁。脑动脉瘤可以发生一个,也可同时发生多个,随着动脉血的博动性冲击,这个气泡可能会越鼓越大,一旦破裂,血液就像洪水一样沿着蛛网膜下腔扩散到整个大脑表面。”哈医大一院脑外三病房医生亓敬涛告诉记者,动脉瘤是否容易破裂与大小并无直接关系,一旦破裂出血若不及时治疗,致残率与致死率都很高。
照片由哈医大一院脑外三病房提供
按照国际研究数据推算,我国每年至少有20万患者面临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3
信号:
头痛呕吐脖子硬
或是脑动脉瘤破了
据介绍,如果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那会出现一系列症状:最典型的症状为突发剧烈头痛,常为难以忍受的剧烈头痛。多数伴有恶心、呕吐、颈部疼痛强直,甚至烦躁,意识障碍等症,部分患者出现抽搐。
出血后期如果脑血管痉挛比较严重导致脑供血不足,有可能会出现脑梗死等中风症状。
如果患者发生这种状况家属一定要保持冷静,争取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就近治疗切勿长途运输。其次要安抚好病人,稳定情绪,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另外,剧烈头痛后还会出现呕吐症状,家属要及时清理,防止患者窒息。
4
咋治:
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都能治
关于脑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简单说就是用一个动脉瘤夹把血管上鼓出的小气泡从根儿夹住,隔绝血流冲击、封闭动脉瘤。介入栓塞简单说是微创,从大腿根部的血管伸进去一个长导管,将动脉瘤内填满细小的弹簧圈,同样隔绝血流。
史怀璋主任表示,建议40岁以上人群体检时,加做脑血管病——脑部MRA(核磁共振血管造影)+颈部动脉超声。
对于烟龄长,常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和有脑血管病家族史人群,要排查脑动脉瘤。对体检已发现脑动脉瘤患者,如果动脉瘤形态不规则,近期有增长趋势,血压控制不理想或既往破裂过等情况,建议及早手术干预。
据介绍,对已患有脑动脉瘤的患者,其每年动脉瘤破裂率以1%累计增加,必要时需及早手术治疗。
文章授权转自:生活报(ID:HLJ_SHB)
文:生活报记者刘畅言
另:常做这几件事,几年后可能会导致换膝盖!膝盖肿胀、疼痛、咔咔响、打软无力……40岁的王女士很困扰,为什么年纪不大,并且每天喝牛奶吃钙片,这些膝盖的不良症状却接连出现呢?
医院检查后,医生解答了她的疑问。原来,她膝盖的问题正是因为生活中这些事情做太多!如果不改掉这些习惯,她的膝关节就真的“废了”,到时候只能进行关节置换。
到底是哪些习惯如此伤膝,下面就给大家列举一下,大家一定要重视,毕竟
一、上下楼梯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承受重量越多,关节软骨磨损的机率也越大,肌腱也更容易受伤,膝关节退化的就越快。不同情况下,膝盖的承重有多大?来看一组简单的数据:
站立时,膝盖承担重量是体重的86%;
走路时,是体重的1.6倍;
慢跑时,是体重的2~3倍;
快跑或冲刺跑时,是体重的5~7倍;
上楼梯时,是体重的3~4倍;
下楼梯时,是体重的5~7倍。
若是一个体重50kg的人,上楼时膝盖将承受kg-kg的重量,而下楼时,膝盖将承受kg-kg的重量,这是什么概念,可以试想一下,扛一袋50kg也就是斤的大米是什么感觉,而上下楼梯时,膝盖承受着可不止一袋大米的重量!尤其是下楼时,体重对膝盖的冲击几乎不可避免,并且由于晃动而使膝盖处于不稳定状态,加重了冲击力对膝盖的破坏性。因此,下楼比上楼更伤膝盖!如何避免:
当然,如果有电梯,就不要爬楼梯了。
如果必须要爬楼梯,我们可以这样做:尽量放慢上下楼梯的速度,可以尝试侧身45—90度;下坡时,尽量使用扶手;老人可以多用拐杖,减轻身体对膝盖的压力;另外要避免穿高跟鞋上下楼梯,因为穿高跟鞋时由于受力角度改变会增加的关节压力。
二、跪着擦地板很多人喜欢跪着擦地板,殊不知当我们跪着时,髌骨正承受着来自全身的压力。(髌骨是如下图所示蓝色部位)。
而正常人在直立时髌骨基本上处于很小负重或0负重的状态,跪地时间稍长,髌骨以及附近软骨必然会受到伤害。
如何避免:
尽量不要跪着擦地板,即使非要跪着擦,可以考虑在膝盖下方垫个软垫,且跪的时间不能太久,最好每10—20分钟就要休息一下,可以保持膝盖部位血液循环。如果想舒服些,不如干脆就直接坐在地板上。
三、盘腿坐当我们盘起腿来坐着的时候,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同时膝关节由于重力作用会承受下沉的力量,这时候膝关节就会出现内翻的趋势,如下图所示,膝关节内侧受到挤压、外侧受到牵拉,长此以往外侧副韧带会逐渐松弛,而内侧关节面受到过度挤压而容易出现疼痛。
如何避免:
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盘腿坐!有盘腿习惯的人,可以只弯一条腿,自然轻松就好,不要把两只脚都弯曲盘在一起,更不要用力将腿下压。盘腿坐后也应该对大腿内侧肌肉和韧带组织拉伸,以平衡关节内外侧的张力,避免力线偏移。
四、坐矮板凳不少人摘菜、吃饭都喜欢坐马扎,有的甚至出门都随身携带。殊不知,长期坐马扎等矮板凳也会伤膝盖。
矮板凳离地面太近,人坐在上面,腿部很难伸直,腿关节也不能放松,还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从矮板凳起立时,膝盖要承受数倍于体重的负荷,增加了膝、髋关节的压力。
如何避免:
坐凳子最好选择高度适中的,其标准是:两脚平放时,大腿能与地面平行,小腿垂直于地面,使身体保持在比较“宽松”的状态下。
五、久坐上边我们说到了各种运动下膝盖承受的压力,看到这个有人可能会想了,是不是坐着不动就可以不伤膝盖了?错!
适量的运动刺激可以使膝盖内的关节滑液在关节内流动,帮助膝盖关节更好的活动,还能提供营养物质。久坐的时候,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代谢减慢,增加了下肢关节损伤的风险。此外,久坐不动,关节周围的肌肉得不到锻炼,对关节的保护功能将大大减低。
如何避免:
生活中忙于工作和学习,摆脱久坐听起来非常困难,但我们可以坐个30~40分钟起来稍微活动一下,或者在坐着的时候多伸伸腿,一些不是必须坐着的工作可以尝试站着做。
看了以上这些,有人会说我们膝盖真的有这么脆弱吗,难道我们以后就不能爬楼梯、不能跪、不能盘腿、不能坐小板凳了吗?当然不是,这些动作对于本身膝盖就不好的人来说,要尽量避免,而对于膝盖健康的人来说偶尔做一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长期做会对膝盖不利。医院宣
热文推荐:(点击蓝色字体阅读)
教师该有多少惩戒权?
听证会:7种情形,8种形式
台大教授:守候着我的“笨”女儿,直到她花开烂漫
教育孩子就是投资自己的后半生
马云在阿里集体婚礼上说的6句话,可以作为婚姻的“论语”了
北大“屠夫”: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逆袭
戒尺该不该还给老师?国外学校如何惩戒“熊孩子”?
中国教育人人喊打?教育的一切问题根子都在高考?
窦桂梅:怎样让阅读的火越烧越旺?
陶行知:家庭教育每天6个“一分钟”
任正非女儿清华演讲:金子其实不发光,选择比天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