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并州龙城迎泽hellip

北京哪家白癜风专科医院好 http://www.xftobacco.com/

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为什么被命名为太原?为什么又称做晋阳、并州?为什么还会有龙城、古都、锦绣太原城这些美称?迎泽、杏花岭、娄烦……它们的含义和由来又是什么?

晋阳、并州、龙城、迎泽……太原这些名称的由来和含义你都知道吗?

本文作者:张珉

太原:

太原这个名称,如果细说起来,可以写下洋洋万言。简单通俗的说,就是大平原的意思。太原,最初只是汾河中游的这片土地的泛称,到了公元前年,秦国在这里设置太原郡,太原正式从泛称转变为专用地名和行政建置名。做为行政建置,太原先后被称为太原郡、太原国、太原道、太原路、太原府,从开始,称为太原市。

晋阳:

晋阳中的晋字,指的是发源于悬瓮山下的名叫晋水的河流。春秋末年,晋国权臣赵简子在今天的晋源镇一带筑城,根据古代地名的命名原则,山南水北为阳,晋阳,顾名思义,因为坐落在晋水北侧而得名。晋阳和太原的区别在于,晋阳是一座城,而太原涵盖的范围更大更广,级别更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晋阳城一直是太原最高行政机关、军事机关的驻地。公元年宋太宗赵光义毁灭晋阳城以后,晋阳做为一座城市虽然消失了,但做为太原的雅称却一直流传到今天。

█夜幕中的晋阳街

█晋阳街小学

█晋阳湖

并州:

传说禹舜时代,先后把天下分为九州和十二州,其中就有并州。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刺史部,太原是并州刺史部所在地,管辖包括太原在内的九个郡。并州,起初是做为中央的派出机构设立,后来逐渐也转变成行政建置名称。因此,太原也被称做并州,并且以“并”做为简称。

█年代的并州路

█现在的并州路

█并州饭店

█说起并州之名,这档本土电视节目不得不提

龙城:

太原是个出皇帝的地方,汉文帝龙潜太原入主汉宫,高欢父子雄踞霸府开创北齐,李渊李世民起兵太原定都长安,尤其是唐末和五代,一个又一个的乱世军阀凭借太原完成自立称帝化蛇为龙的华丽转身,民间因此把太原称为龙城,并且认为有一条龙脉纵贯南北,为了破解太原王气,宋太宗赵光义甚至不惜自毁长城以钉死太原龙脉。

█太原汾河公园的巨龙彩灯

█龙城大街

█汾河太原段的龙形河道

古都:

中国有公认的七大古都,其实在史学界,还有一个十大古都的说法,排名第十的古都,就是太原。太原在历史上曾经是九朝古都,虽然大多数时候是做为陪都出现,但屡次左右过中国历史的走向,尤其是在唐朝和五代,太原先后被称做北京或北都,几度成为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宋代词人沈唐因此写下了“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的词句。

锦绣太原城:

宋元时代的太原,东西两山森林茂密,苍翠葱茏,汾河碧波浩荡,河畔建有名为柳溪的园林名胜,于是产生了“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的民谚,所以,现在人们经常听到“锦绣太原城”的赞美,其实是有历史来源的。最近几年,东西山正在进行生态恢复工程和城郊森林公园建设,有希望再现“锦绣岭”的风貌。

█迎泽公园北门牌楼上的锦绣太原

迎泽:

太原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地名,比如迎泽区、迎泽大街、迎泽公园、迎泽宾馆等等。曾经有一个误传,说太原当年之所以超规格修建宽度仅次长安街的迎泽大街,是为了迎接毛泽东,故名迎泽。事实上迎泽之名始于明初扩建太原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开两座城门,南门取名为迎泽门和承恩门,民间称之为大南门和新南门。迎泽、承恩之名来自于一首古老的民歌《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首相传是舜帝时代歌颂南风造福于人民的民歌,大意是说世间万物都迎承南风的恩泽。于是,两座南门分别被命名为迎泽门和承恩门,这就是迎泽之名的由来。

█迎泽大街

█迎泽大桥

█迎泽宾馆

█改造前的迎泽公园北门

█改造后的迎泽公园北门牌坊以前揭幕时的盛况,有没有物是人非的感觉?

杏花岭:

得名也来源自明朝。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先后将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册封为王,第三子朱棡被封为晋王,驻节太原。朱棡在扩建太原城的同时,在城内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晋王府,杏花岭、松柏坡当年都是晋王府的花园,杏花岭以地势较高且广植杏花而得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随着朱明王朝的逝去,太原春雨依旧,杏花岭却是只闻其名而不闻花香了,如今只剩下名称还在使用。

万柏林:

位于太原的汾河西岸,俗称河西。民国时期,当地广植柏树,因为数量众多,因而被称为万柏林,并逐渐演变成地名,至今仍在万柏林路。太原在民国时期被划分为内8区和外8区,年以后对区划进行了调整,并于年将原第五区改称万柏林区。年,万柏林区撤销,后改为河西区,年在太原市最近一次区划调整中,以原河西区为基础重新启用了万柏林之名。

█西山万柏林生态园

尖草坪:

因为当地以前大量生长着一种尖且带刺的花草而得名。尖草坪做为地名,从无到有,范围逐渐扩大,范指以太钢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先后出现了尖草坪街、尖草坪交交桥、尖草坪街道办事处。年在太原市最近一次区划调整中,以原北郊区为基础改为尖草坪区。

小店:

因小店村而得名,该村形成于北宋初年,宋初毁灭汾河之西的晋阳城之后,在汾河之东新建平晋县城,平晋县城经汾河渡口通往晋阳故城的要道边,逐渐客栈商贾汇集,遂有小店村。年,太原市第四区改称小店区,区政府驻小店镇,后改为南郊区。年在太原市最近一次区划调整中,以南郊区为基础重新启用了小店之名。

晋源:

因地处晋水源头,故名晋源。当地在明代为太原县,年曾设晋源县。年,太原市第六区改称晋源区,后撤销。年在太原市最近一次区划调整中,重新启用了晋源之名,从原南郊区和原河西区各划一部分设立了晋源区。

古交:

古交原称交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年)在此置交城县,唐代移县置于它处,此地遂称故交城,简称故交,故、古词义相同,逐渐演变为古交,从唐代到民国的多年间,当地再没有县级行政建置。因为煤炭资源丰富,年起设置了工矿区,年撤区建市。

清徐:

由清源县和徐沟县两县首字合并而得名。清源,以清源水得名;徐沟,因为境内两河汇流徐徐而下而得名。历史上清源、徐沟就有过合并、分设的经历,到年最后一次合并,定名清徐,县治在清源镇。

阳曲:

“千里一曲,县当其阳,故名阳曲也”。阳曲县早在汉代即有此建制,但疆域在今天的定襄县,后来曹操将县治移到今天的阳曲镇。宋初毁灭晋阳城后,在唐明镇修建新城,新城建好之后,阳曲县治迁来,阳曲县遂成为三晋首邑,直到年才迁到黄寨镇。

█楼烦古国遗址

娄烦:

因古代楼烦部落得名。楼烦之名,早已有之,比如楼烦国、楼烦郡、楼烦监等。唐代设置楼烦县,但时置时废,最后一次设县是在年。从明末清初开始,楼烦与娄烦开始混用,但年设县时却未能修正正名,以至三千年楼烦变为三百年娄烦。

点击下列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家在太原01:太原城,太原人

家在太原02:爱在太原晨起日落每一时

太原老城的前身:唐河东军城?宋并州城?明清太原府城

太原印象——令外地游子泪奔的流年琐忆

说不尽的太原性格——由地缘决定的集体性格

蒋韵:太原,远去的“天府之国”

太原老城的前身:唐河东军城?宋并州城?明清太原府城

太原西山有九峪,风峪传奇故事多

风雨彩虹,铿锵太原

太原这座城系列

1、太原这座城——是否也是你眼底心底的母亲城

2、晋祠流水忆先贤

3、穿越城市的河流

4、晋阳始肇与绝代奢华

5、水灌晋阳与豫让桥

6、龙潜太原与龙天庙会

7、异域孤军与店头古堡

8、霸府风云与古墓俪影

9、大唐北都与晋阳遗址

10、大唐名相与狄梁公街

11、火烧晋阳与圣母之谜

12、胡尘泪与双塔寺

13、明清重镇与太原府城

14、名士傅山与尘表孤踪

15、张之洞治晋与梅山钟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jiaozx.com/gjsyy/7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