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古交乡村写意水头村的风磨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26906.html

水头村的故事不多却有一个够大。村人说大禹治水时水的源头在这里!“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最先空出的就是水头村,其实是个美丽的传说。但这个传说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古交山区里许多村庄都留有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许多村庄也有与大禹治水相关的地名。这个位于古交市河口镇庙儿山上的小村庄海拔近米。有碑文记载:水头村往古交方向打井有水流出,往阳曲方向则无井水,故命名曰:水头。水头村属古交市河口镇管辖,位于古交市的东北方向,和太原市阳曲县毗邻。

“秋风糜糜割不上,寒露谷儿上了庄(场)。”秋风时节上水头村还是有些看点。自诩了解古交,走遍了古交山山水水的仁华兄司机兼导游驾车往水头村去。深秋时节庙儿山上红黄白色缀满山间,呈现出美丽的分层设色图。水头村少有大片的平地,层层的梯田间墨绿色的玉米上能见着白蒙蒙的一层雾。白花黑籽的荞麦红嫩的枝条透明闪亮,稀疏的浅色莜麦地里多是一些野兽的足迹,古交山区少有的春小麦秋风中仍彰显着勃勃生机。

“这是北方山区特有的植物糜子。”汽车行驶在一处略显平坦的凹地边,仁华兄指着糜子调侃:“冰溜上的糜子——太滑头。”这是当地的民间俗语,这种糜子是一种不黏的黍,当地人年节时做粘糕。看到“水头村”的蓝色指路牌子知道快要到水头村了。“护林防火人人有责,这是我写的标语。”仁华说着话驾车穿过一个门洞又上了一座山峰。从山峰沿平展的水泥公路下到山底,一个小山村展现在眼前。这里是沟东村,住着三五户人家的小村里连一只狗也没有。出了村庄车子驶上了泥泞的爬坡土路,土路的顶端是大片的绿油油的土豆田。好大的高原地,远处是连绵不断的山野,山峰连着山峰一眼看不到边际。眼前除了成片的庄稼,再没有水泥路可走,看来是到了古交界的尽头。

我看风景照相,仁华兄跑到远处寻找道路。好大一会儿功夫仁华兄气喘吁吁地回来道:放羊老汉说来着,早就超过水头村了,这里已经是阳曲县的地盘了,往回返吧。

水头村是自然村,隶属于大坡村。目前有三十来户六七十口老弱病残的村民。到水头村缘于同悦俊兄的一次闲聊。悦俊说农业学大寨年代水头村还用过风磨,用风做动力磨面,是古交人利用自然的杰作。

进入水头村到处可见坍塌的土坯房屋,还未到秋收时节,村子里少人有走动,田野里也无忙碌的农人。正想着是否去农民家里聊一聊,一位荷锄的老农正悠闲地溜达回村。听说是来看他们村的风磨,老农将锄头随意撩在倒塌了一半的墙头,领着我们走向村背后的山坡。

一亩多的荒草地,过膝的野草软绵绵地无序倒伏,一座老坟前未燃尽的冥钱蜷缩在坟前的半截砖头旁边,三条钢筋棍支撑着的气象台的测风仪吱吱响着。风磨的痕迹荡然无存。“就在这地方来,啥也没啦,你们看吧。”说完话老农踢踏着荒草走了。尚未到天凉时节,阵阵秋风刮过,身上顿觉凉意来袭,T恤衫紧紧裹住身体,头发在风中直立起来。如此大的不间断的山风高地建一座风力磨坊是聪明人能办到的事。

从山风高处下来进得村庄,见几个妇女在一座院落里边收拾花卉边嬉笑着说话。狭小的院子里墙边上摆放着采摘的山蘑菇,几只土鸡咕咕地刨食,牵牛花爬满栅栏门,别有一番生机。“进来坐吧。”好客的村妇引我们进入小小的院落,还为我们倒了开水。说话聊天的四个妇女都是外地嫁来,一位是静乐县的,另三位是阳曲县嫁来。听我们是来探寻风磨的,年嫁到古交水头村的妇女说:自嫁过来就没有见过风磨。另三位阳曲的妇女也说没有听说过风磨。正和几位妇女闲聊时,一位他们说是村民小组长的汉子驾着三轮机改车停下进入院子。

“他们都是外来户,不知道风磨。我给你们说罢。”村小组长接过仁华递上的香烟讲起学业学大寨的故事。

水头的风磨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安装的,具体时间记不清楚了,是当时曹坪人民公社(政府),为了解决村民碾米、磨面问题办的好事。根据我村海跋较高一年四季风力平均的条件,这儿的风可大了,平均七级风。用风力带动面粉机,碾米机,服务周边的沟东村,李坪窊,苇圪躲,共四个自然村。自从我村通电以后,用电动机代替了风力碾米,磨面,后来科技进步了,风力发电不再使用,风力装置设备废弃,也因风有时大有时小,也有没风的时候,因此上用风力不如用电力便捷。

“你们几个女人怎就不知道了。看。”村组长指着院子角落里的一个铸铁器说:“这就是风磨减速器的盖子。”顺他手指处看去,锈迹斑斑的铸铁减速器的盖子当真静静地躺在门前的角落。

“我还以为是从哪捡来的烂铁呢。”院子主人讪笑着又为我们添了开水。

“那个家伙可大了。”村组长接着介绍风磨。大约30来米高,全部用角钢作为框架,成四棱台状,中间有10公分粗的圆柱作转杆,转杆有风力传送器,用皮带与碾米、磨面机连接,转杆顶部装有四个大风扇,立式装备,风扇形如飞机两翼,长约三米。在四个大风扇中间还安装风力转换机与中间圆柱连接,旁边还安装垂直到地面28米长的钢绳,下端连着大大的法码,这个装备起着调节风力大小的作用,风力大,用轻砝码,风力小,用大砝码。

“风磨可是个好东西了。那时候磨面用不上排队,谁来谁磨,倒是用上电磨了,人们还得排队了,电压不稳,还经常停电。”

夕阳西下,该是返回的时候了。

“风磨好呀。现在电磨磨下的面不香了。”在村组长的唠叨声里我们离开了水头村。

从庙儿山高处往古交盆地一路下坡,不时就见着农人挥动镰刀收割谷物,在大农业的机械化时代,这样的小片田地人力耕作的方式还将一直持续下去,农民们不会将能打下粮食的任何一小块田地荒废。

水头村虽说偏远,在革命战争年代也有许多热血男儿为祖国献出生命。年1、2月间,晋绥五旅在阳(曲)西县第三区的沟东、水头一带歼灭阎军工程兵师一个团活捉团以下余人,水头、沟东一带解放。年11月中共阳曲县第三区水头村党支部成立,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林同(、11至、9)。

刘栓全,年出生在水头村,年参加革命,阳曲(西)县区助理员,年在寨上被敌捕杀。刘海同,年生,水头村人,马连咀村村长,年在寺头征粮时被敌人杀害。芦全义,年生,水头村人,年入伍,一二零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战士,年在内蒙古卓资山战斗中牺牲。阎团则,年生,水头村人。年入伍,阳曲(西)县大队二中队战士,年在阳曲县黄寨战斗中牺牲。芦海宽,年生,水头村人,年入伍,年在陕西作战时牺牲。

记住这些烈士的名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闲暇时到村庄走走好呀,了解民风民俗,更能知道村民早已淡漠的历史。

(作者郭子林)

推荐阅读

一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视频:办好十件实事惠及古交人民

抚今追昔煤城巨变——“大美古交”摄影作品展(一)

魅力古交风光无限——“大美古交”摄影作品展(二)

人文荟萃钟灵毓秀——“大美古交”摄影作品展(三)

转型升级步履铿锵——“大美古交”摄影作品展(四)

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大美古交”摄影作品展(五)

责编:张建峰编辑:邢玲爱制作:谭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jiaozx.com/gjsyy/6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