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静投稿:
一看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绕口令:“叨歇、歇话、叨歇话。”其实这是晋源方言,分别代表着三个不同的意思,如果把它翻译成普通话,就是:聊天、故事、讲故事。
有时想想,这晋源话也挺有意思的,就一个“歇”字,前面加一个字,后面加一个字,或前后各加一个字,就变成了三个不同意思的词句。在“歇”字前面加一个“叨”字,便成了“叨歇。”叨歇用普通话来说叫聊天,东北话叫唠嗑、四川话叫“摆龙门阵。而晋源话里这个叨歇的第一个字“叨”字用于词组的话,常用于“叨叨、唠叨、念叨。”虽然这“叨叨、唠叨、念叨”有说起来没完没了,絮烦、厌恶之意,但总的来讲是“说”的意思。
而“叨歇”后面的那个“歇”字,就是休息的意思了。歇:息也!如白居易《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红楼梦》: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环们皆出去自便。都是休息之意。把这个“叨”字和“歇”字合在一起,就组成了“叨歇”这么一个词,即在休息、休闲的时候说话、聊天了。如在六、七十年代,男人们喜欢在饭市上或大队部、小队部、供销社里叨歇,话题除了国家大事、社会新闻外,还有就是一些家长里短和生产农事了。而女人们则喜欢在做针线、打毛衣或摘菜做女红时东家长、西家短地叨歇。更有一些外向型的中年女人们还捎带着说一些“荤”话,常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说完了“叨歇”,咱再说一说“歇话”。
“歇话”在晋源周边是故事的意思。我这儿说的是“晋源周边”,指晋源镇周边村庄的意思。而有的文友在写晋源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的文章时喜欢用晋源区或古太原县来概括,其实晋源和晋源区、古太原县不是一个概念。人们常说的晋源指的是以晋源镇为中心及周边的村庄,而晋源区那范围可就大了去了,北起义井东街,与万柏林区相依;南至姚村镇高家堡村;西南与清徐县、古交市接壤;东以汾河为界,与小店区隔河相望。而古太原县就更大了,比现在的晋源区还大。这是个地理常识问题,虽然同属晋源区,但十里不同俗,所以不能把自己身边的一些人或事说成是晋源区或太原县。
歇话在晋源周边不仅是故事的意思,还有很强的地域性,比方在歇话前面加上地名:如晋源,就成了“晋源歇话”,这晋源歇话就是在晋源一带民间流传比较广泛的民间故事。如《毛鬼神》、《夜游神》、《宋丑丑》、《烧心蛋》都是在晋源一带流传很广的歇话。
而叨歇话(讲故事),也是在“歇”字前面加个“叨”,后面加个“话”字而形成的。我小时候是最爱听人叨歇话了,尤其是听我爹叨歇话。每天晚上不给我叨歇话我就不睡觉,所以几乎每天晚上都能听上俺爹叨的歇话。
目前+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