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前夕,网上总会有些不良机构或不法分子借高考之机炒作一些虚假信息,误导考生和公众。为此,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希望各网站不为谣言提供平台,希望网民不信谣、不传谣。
1
盲信“神押题”考生泪两行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或交流群中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有的不法分子声称可以花钱雇佣“枪手”替考,还有的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套取用户信息。
年6月12日,山东济南警方破获一起网络售卖高考押题试卷骗取考生家长钱财的案件。据民警介绍,数万元一套的高考押题试卷,其实是嫌疑人李某花几百元从书店和网上买来的普通考试试卷。李某利用家长想提高孩子高考成绩的急切心理,冒充某知名辅导机构负责人向家长兜售所谓“高考押题试卷”,骗取多位家长钱财共计十余万元。年7月,红星新闻报道一名在校大学生高考当枪手被判刑期4年6个月。
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相信那些能提前拿到高考真题或答案的言论。不要在网上购买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明确,对在高考、研究生考试以及司法考试等4大类“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招生政策熟于心骗子只能绕道行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考生和家长不熟悉高考相关招生政策实施诈骗。有的声称不用看分数,只要花钱就能搞定;有的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李某在朋友交往中得知,高某的独子即将参加高考,遂告知对方,其舅舅在北京一知名高校任教授,可通过“内部指标”帮孩子上大学,只要肯花钱就行。高某孩子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分数只能上三类本科院校。心有不甘的高某找到李某求助,并根据对方要求支付了15万元“活动”经费。高某也拿到了李某带来的录取通知书,但与此前承诺不同的是,通知书上的录取学校是一所并不知名的学院。对此,李某解释称,孩子只是暂时先在该学院军训,结束后就可以转入之前所说的名校读书。然而,军训结束后,孩子仍然在这所不知名学院读书,同时,高某还了解到,这家学院面向社会招生,并不局限于高中毕业生,毕业后也无法提供国家承认的学历,与李某声称的知名高校更是没有任何关联。意识到被骗的高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最终,李某被法院认定为实施诈骗罪并被判刑,此前骗取的十几万元也如数退还给高某,但此时距高校开学已过去数月,其他落榜考生也早已开始复读。
高考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经过40多年不断改进完善,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监督有力、公平公正的考试招生体制机制。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都是在网上进行,并严格执行已公布的招生计划,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更不会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
3
网上常有假信息提醒网民擦亮眼以往高考期间,网上经常流传××考生准考证丢失的信息。广大网民看到后替考生着急,迅速在群内和朋友圈转发,短时间形成影响范围较大的舆情。有不法分子往往借此虚构情景骗取网民同情,提供虚假信息,所留手机号多为吸费音讯电话。若有好心人按照电话号码回拨,并且按电话提示音操作,就可能掉入吸费陷阱。也有网民虚构捡到“试卷”消息,借高考话题散布虚假信息博取
高考阅卷是非常严肃的工作。现行的高考“网上评卷”模式,从制度设计到实际操作充分体现客观公正。评卷教师要过“四关”,一是资格关,评卷教师以高校教师、中学教师及教研人员为主,对评卷教师的教学时间、教研经验、评卷经验以及专业技术职称等都有具体要求;二是培训关,所有评卷教师都必须经过严格培训,熟练掌握评分细则和要求;三是考核关,所有评卷教师都必须通过评卷流程、要求、系统操作、保密等考核,考核不过关,不得参与评卷;四是试评关,正式评卷前,所有评卷教师要进行试评,即评卷教师按照评分细则对样卷进行试评,检验其对评分细则和宽严的把握情况,不合格的再次进行培训,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评卷。
阅卷一般实行“一人评一题”“双评制”,“双评”超过一定差值的,则提交第三位教师进行“三评”,确保评卷分数的准确和有效。此外,评卷系统还制定了严格的评卷质量监控体系,对评卷质量进行全程跟踪、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预警和提示等,确保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
今天,是高考的日子
无论你是已经经历、正在经历或是即将经历
高考都是我们一生难忘的记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今年高考期间的注意事项吧~
年高、中考期间太原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为保障全市高考、中考期间考生交通出行,太原市公安局决定,依法对在本市部分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含临时号牌车辆)实施交通限行管理。现将具体事项通告如下:
一、限行时间
年7月7日、8日,每日7时至18时。
年7月20日、21日、22日,每日7时至18时。
二、限行区域
绕城高速东环段、太榆路(武宿高速口至晋中段)以西,绕城高速北环段以南,绕城高速西环段、青银高速(太原罗城至清徐段)以东,小牛线、榆古路以北(不含上述道路)的范围。
三、限行措施
进入限行区域道路行驶的所有机动车实施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管理(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最后一位数字为准)。具体为:号牌尾号为单号的(1、3、5、7、9)在单日通行;号牌尾号为双号的(2、4、6、8、0)在双日通行。对进入限行区域道路行驶的载货汽车执行通行证管理和单双号限行规定。
四、以下机动车不受限行管理
公共汽车、出租车、长途客运车(含旅游客车)、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定的校车以及通勤大中型载客车;执行任务的警用车、执法车、消防车、救护车、清障车;环卫、园林、道路养护的专项作业车辆及殡葬专用车辆、新能源号牌车辆。
五、相关要求和安排
1、实施交通限行管理期间,接送高考、中考考生的车辆需将考生准考证按A4纸规格复印,并粘贴于车辆前挡风玻璃右下角,准予通行。
2、实施交通限行管理期间,市内公交车辆全部免费乘坐(不含太原至晋中城际公交线路)。
3、实施交通限行管理期间,除执行本通告规定外,本市其他交通管理措施仍然有效。对违反规定行驶的机动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处理。
特此通告。
太原市公安局
太原交通应急服务站
太原市交警支队公布,太原市共设置“高考、中考”道路交通应急服务站21个,负责接受考生及家长求助,为考生提供服务,考生因交通等原因可能延误考试的,提供快速交通,尽全力在第一时间内保障考生准时参考。应急服务站还配备防暑、降温药品等物品。
一、迎泽一大队(1个)广场岗
二、迎泽二大队(2个)桃园北路水西关口、新建路天龙岗
三、杏花岭大队(2个)江南四部岗、三桥大厦门口
四、小店一大队(1个)电子街平阳路口
五、小店二大队(2个)长风街平阳路口、长风街并州路口
六、万柏林一大队(3个)迎泽桥西、公交一厂岗、漪汾桥西
七、万柏林二大队(1个)西客站岗
八、尖草坪一大队(2个)医院、西宫路口
九、尖草坪二大队(1个)大同路金桥东街口
十、晋源大队(1个)迎宾路口
十一、综改大队(1个)大运路城西村口
十二、古交大队(1个)学府路口
十三、清徐大队(1个)文源路美锦大街口
十四、阳曲大队(1个)交通大楼路口
十五、娄烦大队(1个)涧河红灯口
1、交警将在考点门前设定固定岗,指挥疏导接送考生车辆,避免发生交通拥堵。
2、交警将在考点校门两侧50米范围内设立车辆临时禁停区。
3、交警将在考点周边的次干道和支路设置接送考生车辆的临时停车点及停车标志,请送考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即停即走,听从交警指挥。
4、凡接送考生和拉运试题、试卷及巡视的车辆,蜀黍将优先保证通行,对其交通违法行为不扣车、不扣证,采取抄报车号,先行放行的方法进行处理。
高考期间气温较高,考生注意防暑降温
1、7月6日,市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高考期间,主要以晴到多云的天气为主,午后多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
2、温馨提醒,高考期间,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天气闷热,考生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另外,7~8日多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考生注意随身携带雨具。
高考温馨提醒
1、考前有充足的睡眠,保持精神饱满;
2、平衡饮食、卫生干净、合理的规划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切忌油腻、猎奇的食物;
3、适当的锻炼可以缓解紧张感;
4、考试时携带好相关证件;
5、提前踩点,以免延误考试;
6、突发情况,及时向民警求助;
7、行驶至考点附近时,行车请保持安静,平稳通行。
一起为高考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