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20.html
讯息收集:ZHANG、SUN
编辑整理:ZHANG、SUN
乐游山西之旅第2期:太原市晋源区地理位置与辖区概括(行)
(截图来源:百度地图)
晋源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区西南,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9′~°46′,北纬37°36′~37°55′之间。南北长23.3公里,东西长20.3公里,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地处太原市西南,北起义井东街,与万柏林区相依,南至姚村镇高家堡村,西南与清徐县、古交市接壤,东以汾河为界,与小店区隔河相望。是太原市六城区之一,于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区域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辖金胜、晋祠、姚村3个镇,义井、罗城、晋源3个街办,共有95个行政村、27个社区(16个村改居)。特色景区(游)(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晋祠
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翁山下,是后人为纪念唐叔虞所建的祠宇。以其历史悠久、艺术价值高的古建群和优美的自然风景而著称于世,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的始建年代不详,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北齐天保年间(公元-年)曾大兴土木扩建晋祠。此后历代不同时期,出于不同的需要,相继在晋祠维修增建,集儒、释、道于一统,形成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祠内琼楼玉宇,风景如画,国宝荟萃,其中的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等堪称三大古建国宝;齐年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并称为"晋祠三绝";《晋祠之铭并序》、《华严经石刻》、《柏月山房记》三大名刻使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唐朝诗人李白曾以"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鼓箫鸣,微波龙鳞莎草绿。"的诗句来描写晋祠美景。
晋祠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艺术文化遗产,成为东方一颗璀璨的明珠。
(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天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处,海拔米的天龙山群峰环绕,层峦叠翠,著名的天龙山石窟就分布在挺拔秀美的东西两峰上。其中东峰8窟,西峰13窟,共21窟。现存大小佛像尊,连同浮雕画像共尊。此外,山北史家峪福惠寺右有3窟,寺西南沟崖上还有三窟。
天龙山石窟开凿历经东魏、北齐、隋、唐、后晋各代,前后共余年,反映了我国南北朝至五代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格。第9窟处于两峰中部的漫山阁之内。漫山阁原为正德初僧道永重建的三层高阁,后坍塌。于年仿原式样重修。窟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为本尊,以骑狮、象的文殊、普贤为肋侍,造作时代约为中晚唐。上层弥勒大佛约为晚唐作品。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天龙山脚下的寿圣寺,系北齐皇建年间所建,后经历代重修,寺前有古松一株,势若蟠龙,形如华盖,荫地数十平方米,人称"蟠龙松"。
天龙山以其特有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自古就为人们休闲避暑的风水宝地,传说中的"高欢避暑宫"和后汉刘知远的"刘氏园陵"就建在这里。到了今天,天龙山更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一个亮点。
天龙山石窟年6月25日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蒙山大佛景区
位于太原西南约15公里处,海拔米,与晋祠景区、天龙山景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蒙山气候凉爽,绿树成荫,溪水潺潺,风景美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经过近几年对文物的修复,环境的绿化美化,蒙山大佛景区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佛教文化,宜人的生态环境,成为太原一处新的观光礼佛、休闲养生的绝佳胜地。
(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太山
位于晋源古城西风峪沟内,海拔米,松柏苍翠欲滴,漫山灌木丛生,风景优美壮观。龙泉寺又名太山寺,始建于唐代景云六年(年),初为道教昊天洞,毁于金元时期战火,明洪武二十四年(年)又改建为佛寺,寺内有汩汩而流的泉水,时有百姓拜佛祈雨,香火日益旺盛。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出土的舍利金棺轰动一时。
(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龙山
位于晋祠北侧,主峰米,有“道南佛北,对峙一山”的独特景观,“龙山红叶”为太原八大景之。“道南”即南峰现存元代昊天观道教石窟,为全国现在唯一保存完整的道教石窟,共有大小雕像60余尊和珍贵龙凤图案,庄重朴实,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北”即北峰佛教名刹童子寺,现有龙山大佛、燃灯石塔等留存。
(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文庙
明太原县城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六年(),后屡有增建、修葺。中轴线依次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藏经阁等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但由于年久失修及历史原因,破坏十分严重。
为弘扬传统历史文化,营造优美环境,晋源区投资百万余元对文庙建筑进行了维修,环境进行了绿化、硬化、美化。现已成为明太原县城最干净美丽的一处休闲旅游文物景点。
(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程家峪
程家峪村位于古太原县城(晋源街办)西一公里处,北距太原市中心20公里,是年从风峪沟搬迁到晋阳苑小区(原太原市果树厂)的移民村,全村总人口人,农户户,劳动力余人。曾有村办煤矿1座,二十多年来村集体经济主导产业一直以煤矿开采以及运输为主,解决了村里的几乎全部劳动力。年落实国家政策煤矿实施关闭,村两委真抓实干,大胆创新,紧抓结构调整主线,引导村民自主集资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饲养兔、羊等,发展养殖和种植业,由采煤为主的黑色经济逐步向绿色经济转型。
程家峪村是一个建在悬崖边上的古村落,村民已于年搬迁到晋阳苑小区。此处毗邻天龙山,东壤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店头,与西山旅游公路相接。程家峪村从唐代开始就形成了完整的村落,迄今已有余年历史。这里不仅有唐槐、宋代石刻、元代石狮以及佛回寺、真武庙、五道庙,还有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石券窑洞、豆腐磨坊、古代粮仓、排水涵洞以及古地道、瞭望口等军事防御设施。
(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店头古村落
位于风峪沟口,东距晋阳古城5公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它是晋阳历史、军事、宗教、建筑、祭祀、农耕、民俗等文化的载体,是晋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专家初步考证,它始建于战国赵襄子之时,之后历经朝代更迭一直为一处军事咽喉要塞之地。古堡内楼层状、串套石碹窑洞群组、院落有门互通,形成了层层窑洞有阶梯、院落之间有通路、窑洞内外有暗道的建筑格局。古堡虽历经浩劫而留存完整,还保存有紫竹林寺、文昌阁等文物。年被国家住建部、文物局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明太原县城
明太原县城地处太原市晋源区,距市中心约20公里,位于太原市西南部、晋源区的中部,占地面积0.86平方公里,所辖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四村院落共处、9余人。明太原县城所在地是唐尧故都、晋国肇始、晋阳兴废、化龙复凤、凤凰涅槃之地。城内现存市政府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4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晋源文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秦氏民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太山寺即东岳庙、玉皇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及其他文物建筑。(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明秀寺
明秀寺因寺院建筑多以绿琉璃瓦盖顶,故俗称“琉璃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寺院中殿廊前左侧清乾隆四十八年《重修明秀寺碑记》载,“明秀寺一座,创始于汉,累朝俟有重修”,即使按北汉计算,也一千年了,可知其寺院历史久远。明秀寺坐西朝东,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建筑依次为照壁、山门殿、天王殿、中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塑像都是明代作,悬塑背光,华丽典雅,在国内亦不多见,所以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晋源区美食/特产(食)(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晋祠大米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晋祠大米产于太原晋祠镇一带,这种大米,颗粒长,个头大,外形晶莹饱满,呈半透明状,米色微褐,做出饭来颗粒分明,香气扑鼻。吃到嘴里,味香甜,有韧性、粘性,有咬头。晋祠大米所以质地优良,是由于水上关系。生产这种大米的稻田,用晋祠难老泉水浇地,这种水,水温低,含有明矾等矿物质,加之晋祠附近村庄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于水稻生长。
(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大寺莲藕
因种植于晋祠镇南大寺村,北大寺村而名,是晋源区颇负盛名的土特产品。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在其《题晋祠》中曰“千家灌禾稻,满目红香田”,这里的“红香田”指的就是荷花盛开的藕塘,诗人用“满目”形容,可见其种植规模大。而范仲淹为宋代诗人,说明山西晋祠莲菜在宋代已经开始广泛种植。到了清代,太原著名书记法家杨二西曾写有一首《大寺荷风》的诗,诗中云:“……未入莲花国,先闻水面香……莲村千顷色,真作万荷庄。”这就是诗人对晋祠南、北大寺种藕状况的真实描写。
(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古寨豆腐
古寨村位于太原市晋源旧城东北汾河与风峪沙河交汇处,水质独特、土壤肥沃、气候良好、农业发达,自古就是优质大豆的生产基地。古寨村制作豆腐的历史由来已久,据说已近千年,古寨豆腐的特点是白、嫩、细、香,略带一点卤味,是晋源的地方名吃。古寨豆腐制作技艺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晋祠元宵
它是晋源人人皆知的传统名吃,旧时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凡种稻谷的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元宵,以应时节。晋祠桂花元宵制作技艺年被晋源区人民政府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源区特色酒店(宿)(图片来源:百度网络)山西晋祠宾馆位于太原市西南20公里处悬翁山麓,与全国著名旅游胜地晋祠毗邻。宾馆始建于年,是国家旅游局授予的中国五星级饭店,山西省唯一的国宾馆,近50年来曾先后接待了刘少奇、朱德、彭德怀、江泽民、胡锦涛等上百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知名人士和外国元首。宾馆占地面积亩,绿化覆盖率为70%,以其独特的皇家园林特点和别墅建筑风格博得了“花园别墅”和山西“钓鱼台”之誉。(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太原洲际酒店
位于太原经济、政治、文化为一体的长风商务区腹地,地处城市快速路主干线中心地带,畅享通往太原南站、太原武宿机场、山西省体育中心便捷交通,毗邻太原万象城、山西省国际会展中心、太原美术馆、太原博物馆、山西省大剧院等多个展馆中心,绿荫环绕,可俯瞰整个商务区与汾河景观,同赏城市的繁盛与自然的安逸祥和。
晋源区娱乐与休闲(娱)
(图片来源:百度网络)晋阳湖
位于省城太原市南端金胜镇内,东靠晋祠复线路,西临全省最大的太原第一热电厂,南接历史悠久的古晋阳城和驰名中外的晋祠旅游胜地。建国初期人工开挖的一电厂蓄水池,现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水域面积5.1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万立方米,是华北最大的人工湖,素称"中国北湖",比杭州西湖略小,比北京昆明湖、南京玄武湖大。湖中盛产鲢鱼、鲤鱼、罗非鱼等鱼类,全年水产量吨。
晋阳湖周边地区土地广阔,交通便利,湖面微波荡漾,岸边杨柳成荫,水上娱乐项目游艇、汽艇、垂钓、游泳等设施齐全,饮食住宿服务业众多,是理想的旅游度假地。随着金胜撤乡建镇发展小城镇经济,晋阳湖地区规划了九区一园(即:水上娱乐区、泳区、垂钓区、中心服务区、绿色食品加工区、观光农业区、观光水产养殖区、别墅区、观光园艺区、莲花园),供国内外客商选择开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