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榨干了古交教育的最后一滴血

春节前后发生的几件事情,让我看到了古交教育之花的凋零第一件事除夕的前几天,刚到太原就马不停蹄的赶到西客站,一路上碰见几个相跟回古交的高中生。交谈几句才知道,他们初中就在太原读书了,像他们这样的学生很多。有几个是高中过来,没考上二高,就在太原读高中,家里也觉得来太原读书方便。还记得10年前,家长觉得去太原读书不方便,不放心都留在古交读书,考不上二高的交点择校费。上了大巴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坐的满满的,从他们言语中得知他们应该是快要高考了,“初二要月考”第二件事情火哥的老婆是一中的英语老师是通过老师考试进入一中的,是大同人,她的同学在太原教书,听说工资有5、6千,还有奖金,福利待遇也好。一中几个年纪轻,优秀点的老师要不是被挖走,要不是就跳槽,有些有点资历,教学经验老老师也都去太原发展,这对她冲击很大。她也想去太原试试,等孩子再大点。第三件事情偶遇到了以前初中的班主任,她告诉我现在一个班里不像以前60多个学生,现在一个班就20多个,一个年级也六个班。她告诉我,家里不是这里的年轻老师,因为得不到升迁、转正、加薪都走了。现在教师队伍都是快退休年龄。班主任感慨年轻人心太浮躁了第四件事去亲戚串门,她告诉我像去太原买房子,为了孩子,我问她为啥。她告诉我,古交这边的老师上个讲课讲的不清晰,或者不讲,她说,和很多家长接触过,都是这么反应的。她自己给孩子报了一个学而思网校,看着孩子晚上加班学习感觉心疼,她老汉那边亲戚也是吧孩子送到太原读书。她也去听老师讲的课,感觉还可以,很有条理性第五件事高中班主任在古交高中也只没转正,工资也偏低,已经在太原发展了好几年,我也是这次回来才知道,他告诉我,他在太原有施展才华机会。古交那套僵硬制度让他施展不开手脚第六件事表弟的孩子来家串门,表弟的孩子在太原读书,正好我老婆的侄子,还有大兄哥都在,两个孩子同岁,结果不同表现,这让本来不想买玉门河房子大兄哥坚定要买这几年,高速开通,古交所有优秀的资源都往太原走,年轻人也是。不光教育,医院其实也是个重灾区,留不下优秀医生,只是留下人浮于事的医生和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jiaozx.com/gjsmj/6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