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静28岁,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太原市首批农村实用技术带头人,目前在太原古交市河口镇河口社区疫.情防控办公室工作。 年8月4日,闫文静在古交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加入中国共产党。闫文静的爷爷是一名老军人、老党员,她从小在爷爷无私奉献和优良作风的影响教诲下,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自己毕生的理想和追求。在从事“三农”工作中,她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多次荣获农业部、太原市的荣誉;并递交入党申请书、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培训、定期汇报思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通过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闫文静最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往后余生我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闫文静说。 在全国数千万名中共党员中,她是众多基层党员中的一名,渺小如一粒砂石,普通似一块方砖。虽身处基层,但她却从未忘记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与使命,处处为人民着想,时时为人民服务,她就是闫文静。 一直以来,闫文静都将自己比作一块“方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而其也凭借这样的性格,被市民和同事们称之为“及时雨”。 “其实,不管是当一块‘方砖’,还是当一粒‘砂石’,哪里需要我就会去哪里,这就是青年共产党人的使命与坚守。”闫文静说。 临近七一,《山西青年报》记者来到太原古交市河口镇河口社区询问闫文静的情况时,听到最多的,就是居民们对她的赞美。疫.情防控期间,闫文静的付出和贡献让大伙儿记忆犹新,提及这个“90后”小姑娘来,大伙儿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奔赴一线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打乱了所有人的新年计划与安排,闫文静也不例外。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比别人多一分警觉,更多一份责任。疫.情期间,她时刻 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大量增加的情况下,闫文静主动申请投入到河口社区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所包片的紫金沟片区、西窑沟片区地处山沟,在逐户逐人走访排查工作中,群众们总是热情地让她进屋里登记,但为了减少与群众的接触,即使外面天寒地冻,她也绝不进屋,而是站在大门外仔细询问、认真记录、发放防疫资料,对每户的人数、情况做到底清数明;她还是社区5个卡点、16个片区的“联络员”,每天不畏严寒去各卡点、片区发放登记表、宣传资料,汇总排查登记人员和车辆信息。 尽管“不要扎堆,不要聚众,出门戴口罩”的宣传每日不断,但仍有部分市民不听劝阻,三五成群聚众聊天。为了将这部分群众劝回家,闫文静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疫.情发展的严重情况:“现在是特殊时期,待在家就是对国家做贡献,聊天的日子还很长,等疫.情结束了,大家好好地聚……”在她看来,基层群众工作需要耐心,更需要推己及人的理解,将不理解、不支持化为理解、支持、配合,甚至感谢,不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心与心相通的过程。 真情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一名从境外旅游归来的小伙子返回河口社区的爷爷奶奶家中,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需对其进行居家隔离。闫文静和同事们到达该住户家后,对其说明情况,告知需要封户隔离14天。那个时候,年轻人和其奶奶表示理解,但是年轻人的爷爷却激烈地反对,老人坚持说自己的孙子没有感染,拒绝封户隔离。看着情绪激动的老人,闫文静决定先暂缓此话题,等老人冷静下来后,动员年轻人和奶奶一起劝说,最终老爷子也同意了封户隔离的措施。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一次,闫文静在结束了一天的执勤工作,准备回家时接到位于河口社区的古交某学校一名节后返岗教师需要隔离14天,所租住楼上的住户拒绝其进入。 眼看着天色渐黑,闫文静匆忙赶去现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沟通、协商,最终决定将该教师安置在学校的教师宿舍进行隔离。妥善安置完这名教师后,已是晚上8点多。 自疫.情发生以来,闫文静积极为抗击疫.情捐款、购买药皂送给周围生活困难的邻居等。一件件小事里,凝聚着她对党和人民的满腔热血,在她看来,这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好的诠释,更是一粒砂石、一块方砖的使命与坚守。本报记者陈彤/文董元炜/图来源:山西青年报
点“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