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校园安全保护伞,盘点山西开展消防

<

近日,湖北恩施13岁男孩灭火自救的视频冲上微博热搜。假期中,发现家里发生火灾时,小男孩按部就班,拿起灭火器把火扑灭。据这位帅气的小男孩介绍,这些都得益于他在学校组织的消防演练中,曾经亲手使用过灭火器。消防安全第一课,让他化险为夷。

消防安全第一课的作用正在生活中凸显出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长刘秀云曾提议: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堂教学。她说:“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进而达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多数家庭推动社会’的目的。”

正值开学季,“神兽”已归笼,为扎实做好校园消防工作,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范火灾的能力,有效预防校园各类事故的发生。山西各地的“消防第一课”有序开展,“蓝老师”闪现到校园里,点亮每名师生面对突发灾情应急应变的生存技能。

专供小朋友的寓教于乐

“同学们,你们知道发生火灾时应该怎么逃生吗?”,“怎样正确拨打电话?”,“怎么预防火灾?”……

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霍州大队,为小朋友提供了《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手册》。通过生动活泼的漫画与通俗易懂的语言相结合,重点将火灾危险性、日常生活防火常识、消防安全标志、火场逃生知识、认识消防器材等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

无独有偶,“火灾来了拔腿跑,弯腰捂嘴向下逃。逃跑不能坐电梯,困住挥手不惊慌。身上着火不乱叫,就地打滚衣脱掉。沙土可以压火苗,身上浇水更有效。”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临猗县大队消防员,带着小朋友唱着逃生儿歌,组织幼儿按照紧急预案的疏散逃生路线进行逃生,孩子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快走,井然有序,很快集中到院落安全地带,教师迅速清点人数,确认无遗留幼儿,并逐级上报,整个消防疏散历时3分钟。

“蓝老师”针对不同年龄段小朋友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宣传模式向大家讲解日常所用的消防常识。通过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发生火灾后如何报警、在火场如何逃生自救、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安全常识,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在学校的日常防火注意事项,切实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素质,增强师生的火灾自防自救能力,真正做到消防安全从娃娃抓起,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

专属大孩子的特别体验

2月18日,随着一阵紧张的警报声响起,学校安全人员迅速地引导教室内、楼道内学生进行疏散,老师们带领学生弯着腰,捂住口鼻,沿着学校指定的疏散通道“逃生”,有序撤离到学校操场的空旷地带,随即各任课教师清点人数,多名师生全部安全疏散完毕。随即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开展了“灭火处置”,过程中,长治市消防救援支队黎城大队消防员将学校的室外消火栓有效地利用起来,配合消防车辆顺利“灭火”。

除了白天的体验活动,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古交大队还准备了特别的夜间消防疏散演练。

夜色里,古交市第一中学校的各楼层值班老师在警铃响起后第一时间迅速组织学生进行疏散,同学们用手绢、毛巾等捂住口鼻,在短时间内安全疏散到操场上,消防安全疏散逃生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给住校的学生上了一堂专属体验课。

演练过后,宣讲人员围绕“发生火灾如何报警,如何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如何进行疏散逃生”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结合校园火灾案例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校园内各重点区域安全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常识,护航新学期校园消防安全。

针对大校区的上门服务

2月16日,太原理工大学在明向校区召开年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会议暨消防安全工作会,旨在把“重视消防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是大学城现有高校中建筑面积最大、在校人数最多的学校。长期以来,该校注重并扎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常态化开展消防巡查,组建大学生志愿消防队,每年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出台并严格落实《太原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太原理工大学危险化学废物处置实施细则》等多项规章制度。

在此基础上,该校本着“消防安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经常邀请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及大学城产业园消防救援大队开展实地检查、帮扶指导,全力确保校园安全。

在此期间,大学城产业园大队为全体与会职工开展新学期岗位安全培训。培训中,宣传人员解答了大家对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知识的提问,并结合校园火灾特点讲解了校园火灾事故防范的基本常识,重点科普了杨柳絮火灾、电动车火灾、食堂火灾、宿舍火灾的预防和隐患整治,以及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自救等常识。

本报记者王若漪

版式:李湉舒

山西法制报

原标题:《撑起校园安全“保护伞”,盘点山西开展消防安全第一课的生动实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jiaozx.com/gjsmj/13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