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闻与时代同行,媒体与责任同在。在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对太原市第十七届“十佳”新闻工作者暨年度优秀新闻工作者予以了表彰。太原日报从今天开始将陆续刊发这些新闻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希望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向他们看齐,自觉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奋发有为,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锤炼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着力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力量、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太原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界流传着一句话: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任晓明,一名每日奔忙在新闻第一线的记者,用多年的点滴行动将这句话的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于他而言,努力已成为一种常态与习惯,在新闻路上,他一直在努力,向着更好,不断出发。
任晓明来自太原日报经济采访中心,年进入报社,主跑环保、城管领域。工作之初采访的一对与命运抗争的环卫工夫妇,震撼了他。从那时起,他明白了记者的使命与担当,责任与梦想,更懂得了记者是这个社会的良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多年来他心中一直坚守的新闻理想。
在环保、城管领域的新闻采访报道中,哪里脏他往哪里跑,哪里乱他往哪里跑,哪里臭他往哪里跑,有时还有人身危险性——在砖窑被人扔过砖头,在古交深山里被人盯梢过,在企业被人关进过大门。
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山西期间,他每天早上八点出去采访,从未在晚上十点前回家。无论是批评报道还是表扬性稿件,针对每一篇报道的采写,他都字斟句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新闻稿件源头管控上下功夫,优质、高效完成了此次中央环保督察相关报道。持续一个多月从未休息,高强度、高压力下,让原本消瘦的他一个月瘦了十多斤。
多年来,他每年采写的新闻稿件均超30万字,平均每天写稿字,稿件量在《太原日报》多年排名首位。而且,每年都有稿件荣获省、市新闻奖。其采写的新闻稿件《从“生死抉择”到“与城共生”——太钢建设都市型钢企的实践与探索》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产煤不烧煤废水零排放——太原煤气化龙泉矿引领山西煤矿转型发展》《太原“环境污染罪”第一判落槌》《太原,“煤都”不再燃煤》等多篇稿件获山西新闻奖。他采写的不少稿件,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见证着时代的盛事,也聆听到最细微的声音,这便是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最为忠诚的守望。
脚下沾泥土,胸中有大局,铁肩担道义,为民鼓与呼。选择了记者这份职业,紧张、焦虑甚至神经质已经成为生活里的日常,但他无怨无悔。这始于初心,源于责任。
如今,信息传播已相当广泛,任何媒体已经几乎不可能有独家新闻和垄断资讯,要比拼的是信息处理能力、分析能力、解读能力和评论能力,如何把自己塑造成为更好的全媒体专家型记者,他也一直在努力,努力使自己时刻保持在一个“充电”的状态。
近期热点
记者:李静
原标题:《当努力成为一种习惯——记太原市第十七届“十佳”新闻工作者、太原日报记者任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