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古交老乡俱乐部”,再点击“ 我省将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等权利,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
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申请授予职业资格以及其他便利。
保障房
逐步转向租赁补贴为主
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通过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租赁补贴保障基本住房需求。住房保障采取实物与租赁补贴相结合并逐步转向租赁补贴为主。有关部门将加快推广租赁补贴制度,采取市场提供房源、政府发放补贴的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通过住房租赁市场租房居住。
同时,完善住房保障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复核制度,严格保障性住房分配和使用管理,健全退出机制,确保住房保障体系公平、公正和健康运行。
城市群
构建核心城市1小时通勤圈
按照“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总体布局,我省支持太原率先发展,强化太原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火车头”作用。加快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推进晋中廊带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大同都市区、朔州东部、忻定原、孝汾平介灵、离柳中、阳平盂、长治“1+6”城镇群、晋城“一城两翼”城镇群、盐临夏等城镇组群和临汾百里汾河城镇带协同发展。
同时,推进城市群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核心城市1小时通勤圈,完善城市群之间快速高效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建设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城市群内部交通网络,统筹规划建设高速联通、服务便捷的信息网络等。
相关内容:
“一核一圈三群”是指,我省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大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构建的城镇体系框架。
“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是全省城镇体系的组织核心,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极核。
“一圈”即太原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包括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五市的30个县(市、区)。该区域是省域经济与社会事业最为发达的核心区域和最为重要的城镇密集地区。
“三群”即以大同盆地为主体,以大同、朔州为核心,包括大同市、朔州市的10个县(区)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以临汾、运城盆地为主体,以临汾、运城为核心,包括运城市、临汾市的16个县(市、区)的晋南中部城镇群,以长治盆地和晋城中部地区为主体,以长治、晋城为核心,包括长治市、晋城市的12个县(市、区)的晋东南中部城镇群。3个城镇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省域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区域。
来源:山西新闻网
古交老乡点下面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