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
入伏头一天,向阳村就迎来一场期盼已久的透雨。下午四点来钟,几声噼里啪啦的响雷过后,大颗大颗的雨点由疏到密抛下,不一会儿,瓢泼大雨就哗啦啦从天而降。汾河水库岸边的数百亩牡丹,欢快地随风起舞,个个扬起小脸,迎接这漫天雨水的洗礼。雨水滋润着村东的牡丹园,滋润着村西的葡萄园,滋润着沟沟畔畔的玉米、谷子、高粱,滋润着农家小院的菜园子,更滋润着正一心发展乡村旅游的向阳人的心田。坐在窗前,站在檐下,欣喜地看着雨水哗哗落下的向阳人,乐呵呵地感慨:“好雨,真是好雨啊!”
一个美丽、整洁、安静的新农村
向阳村位于娄烦县娄烦镇以东、汾河水库以西,距县城8公里,是库区移民村,面积亩,户口人,耕地亩,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山药蛋、玉米、谷子、高粱等小杂粮和核桃树、杏树等经济林。向阳村最早叫官庄村。年修建汾河水库时,村民分两部分迁移,一部分迁至三元村与新良庄之间,仍称官庄。一部分迁至本村后梁上,称旧官庄。年易名为向阳村,年迁到如今的移民新村。那么,“官庄”为何要改名“向阳”呢?翻阅《娄烦县村名地名溯源》一书,才知道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呢。
娄烦县原委书记冯河在其所著的《洪山趣话·谈地名村名》中说,“村庄迁来后,先叫旧官庄,后来嫌旧不好,又改为晋官村。年他们搞多种经营,在村前村后种了不少葵花。一次我带着几个公社干部到他们那里下乡,正值葵花盛开,整个村庄成了一片花的海洋。葵花向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于是我建议他们把那个意为晋升官职的村名改成了向阳村。”
听说向阳村很美,带着憧憬,一个夏日上午,从娄烦县城向东行驶10分钟,村党支部书记李立山把我接到村里。水洗过般湛蓝的天空下,一个美丽、整洁、安静的新农村出现在眼前:几排灰顶白墙样式统一的平房整齐排列,家家红色的门楼透着一股喜气;硬化过的街巷绿树环抱,一棵棵松树、枣树为炎炎夏日送来清凉;墙下、路边花坛里的花花草草正长得茂盛;装饰在墙上的牡丹园、葡萄园照片让人眼前一亮;高高的太阳能路灯、崭新的高压线设施、安装在每家屋后墙上的空气能取暖机,以及巷道里摆放有序的垃圾桶,都让人感觉到,向阳村特别干净,生活很“现代化”。不大的村子,满目绿意,安静舒适。
从修路铺屋顶开始,村庄变了样
一进村就看到了村委会大院,飘扬的国旗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几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向阳村第一书记李枫正在村委会接待一位村民。
短发、戴眼镜,外表儒雅、说话温和坚定的李枫,今年51岁,是审计署太原特派办行政事业审计处一级调研员,多年从事扶贫资金审计工作。年9月,李枫主动请缨,担任了审计署太原特派办对口帮扶的娄烦县向阳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一队三人,与同单位丁彪、刘超两位队员一起入驻向阳村,以村为家,扑下身子,开始忙碌的扶贫工作。同时对口帮扶向阳村的单位,还有娄烦县纪委监委。
“年9月我们刚来时,向阳村在做黄粉虫养殖。”开门见山,李枫书记首先从扶贫产业谈起。作为库区移民村,向阳村紧邻汾河水库,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搞工业加工和大型养殖。黄粉虫养殖规模小、不污染环境,前几年,村里组建了养殖合作社,有6户贫困户加入。但第一批虫子养出来后,受市场影响,说好的上门来收却不来了。合作社只好垫钱从养殖户手里收回来,攒到最后垫不起了,只好低价卖掉。黄粉虫养殖赔了钱,不能再干了。
“我们就想到发展乡村旅游,因为我们村有这个底子。”通过一段时间考察研究,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得出了这一思路。向阳村里有“两大园”——葡萄园和牡丹园,是年以来娄烦县陆续引进的扶贫项目。葡萄园在村西,占地多亩,牡丹园在村东汾河岸边,占地多亩,村民把土地流转给两个园子,流转费是家家户户每年的一大笔收入。
“两大园”的好底子,坚定了向阳人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于是,李枫书记去找共同帮扶向阳村的娄烦县纪委监委领导商量,当时新上任的陈铮书记一听,高兴地说:“李书记,不谋而合啊,咱们都想到了发展旅游这个思路。”
好的想法可以成就更大的事业。
向阳村的房子建于年,沿河分布,都是西房,冬冷夏热,十几年过去了,有的房屋还漏雨,必须得解决,而且要发展乡村旅游,落后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方方面面都需要改善啊!这期间,市、县领导到村里考察,李枫书记就向领导们汇报了村里想发展旅游的思路和现状,领导很重视,肯定和赞同这一想法,并安排在场的县有关部门抓紧一一落实。
党的扶贫政策和专项资金是贫困村发展的坚强后盾,向阳村的基础设施改造开始了。
年冬天,向阳村格外热闹。
屋顶修缮、道路硬化、污水改造工程陆续铺开,由县住建局负责实施;煤改电工程也来了,由县环保局负责,为家家户户安装上空气能取暖设施。一套设备2.7万元,各级补贴后,每户最多只花元,用电也特别便宜,每度电村民才掏9分钱,村民们说,“取暖又干净又便宜,不管谁家,都满意得不行”;响应习总书记“厕所革命”号召,县农业农村局派人把过去苍蝇乱飞、臭味刺鼻的农家旱厕,改造成“通风改良式卫生厕所”,装上坐便器、排气管,四周墙壁雪白,地上瓷砖光洁,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化粪池的事也不用村民操心,环卫部门会定期来抽运;街巷摆放绿色大垃圾桶,村民垃圾入桶,环卫部门上门收运;村里还建起文化活动室、爱心超市、公共浴室、游客接待中心、假山喷泉等,安装了健身器材;扶贫干部多方奔走,争取到万元资金支持,将几户村民的闲置房屋改造成符合旅游业相关标准又各具特色的农家乐……“那年冬天和第二年春天,村里到处是施工场面,千头万绪,可把大家忙坏啦!”那个冬天村委会还没暖气,大家冷得搓手跺脚,但忙起工作来啥都忘了。李枫书记的讲述,把我们带回了向阳村改造基础设施那段艰苦繁杂而又热气腾腾的日子。
河畔花海连天,两届旅游节向阳展笑颜
初夏的娄烦,满目葱茏,碧波荡漾,鸟语花香。汾水之畔的牡丹园,姹紫嫣红,国色天香,从四面八方兴冲冲赶来的游人,流连在绿荫下、花丛间,欣赏着美丽的牡丹,尽情拍照留念。年5月19日,第9个中国旅游日,喧天的锣鼓声中,“娄烦县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向阳村站)”在汾河牡丹园盛大开幕,旅游节为期5天,主题为“书影争辉,聚福向阳”,审计署太原特派办时任特派员庄军和太原市委常委、娄烦县委书记薛东晓还共同为“向阳村摄影书画采风基地”揭了牌。扶贫干部和村民们登上舞台,载歌载舞,放飞喜悦的心情。
蓝天,暖阳,碧水,红花。看吧,浩渺无垠的汾河碧波荡漾,气势如虹,如一大片蓝色绸缎,环绕在山林之间。广阔的汾河岸边成了花的海洋,郁郁葱葱间,牡丹缤纷盛开,光彩夺目,游人徜徉于“湖光牡丹两相和”的美景之中,如入仙境,多么陶醉!
“汾水潺潺映国色,向阳花开又迎宾。”年5月22日,“第二届娄烦县乡村文化旅游节(向阳村站)”如约举行,这届主题为“书影同沐,欢乐向阳”,审计署太原特派办副特派员张晓霞和市委常委、娄烦县委书记薛东晓共同为健康跑活动鸣枪发令,健康跑让游客激情高涨,大家或跑、或赏、或摄、或画、或戏,气氛十分热烈。5天的旅游节,文艺演出、牡丹观赏、书画展示、民俗体验、亲子游戏、美食品尝、灯光秀、特色农产品展销等活动丰富多彩。
第二届旅游节开幕那天,村里专门请来网红主播,与李枫书记一起现场直播,花海美景,向阳村新貌,土豆、小米、莜面、麻油等农产品,通过70多万次的点击,向村庄以外更远的地方传播。
说起首届旅游节的盛况,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们说:除了当年修建汾河水库时的群情振奋,几十年来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来到向阳村,“原来河两边种些玉米、土豆,绿油油的也很好看,但肯定没有现在的花儿好看。我们也是这辈子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花儿。”
游客来自四面八方,更多的是娄烦附近、古交市区和太原市的自驾爱好者,有的一家子扶老携幼,有的与同事朋友结伴而来。一花一树皆好景,游客们举着手机、相机不停地拍啊拍。苏秀英、赵芳艳等村民家的农家乐都住满了人,碧绿的菜园子、整洁的床铺沙发,以及熟悉的液化气灶、电磁炉、抽水马桶等,让城里人住得舒心,吃得放心。静谧的夜晚睡个好觉,清晨推开门,呼吸的是新鲜的空气,满眼绿油油的树木庄稼,拥抱着美美的大自然,慢慢享受几日乡村的悠闲,别有一番情趣和收获。
两届旅游节,向阳村共接待游客近8万人,总收入近10万元。村里的农家乐天天爆满,同时许多村民还加入“娄烦特色美食街”阵营中,摆摊挥勺,煎炸烹炒,为游客捧上了地道的农家美食。
汾河牡丹园是由山西汾河牡丹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扶贫开发项目,年落户娄烦,覆盖27个行政村,向阳村多亩牡丹园是其中一部分。经几年建设,牡丹园已成为一道别样景观:每年五月,牡丹花次第开放,白、红、绿、粉、黄、蓝、紫、黑、复色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的鲜花,在青山绿水间,营造出花海连天的美景,令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一般。
盛夏探访牡丹园那天,正遇大雨。该集团董事长李林才指着雨中绿油油的牡丹说,牡丹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食用和药用价值。油用牡丹盛产牡丹籽仁,可制成牡丹籽油,这种食用油营养均衡合理,市场价值可观。牡丹园采用“政府+企业+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经培训可在园区就业。第一年栽种牡丹时就有多人,日常管护的也有几十人,基本都是向阳村和附近村庄的村民,他们已成为有稳定工资收入的“职业新农民”。
雨水洗过的牡丹园碧绿一片,园区内,0余平方米的产品展示中心已封顶,“第三届旅游节时,这个中心就要用上。”李林才语气坚定。
汾水之滨五谷芳向阳村里麻油香
骄阳炙烤着大地,午饭过后的向阳村静悄悄的,除了大树上不知疲倦的知了一声声长叫着。这时,村北的小路上“突突突”开过来一辆三轮车,开车的人叫强建军,在向阳村开油坊,刚送油回来。
“这么多年,我一直不在村里,前两年才回来。”47岁的建军说话慢慢的,一开口就知道是个聪明人、精干人。17岁上完初中,建军就停学到太原打工。在自来水公司下属修缮队干过临时工,夏天上房顶铺油毡,冬天烧锅炉,平时做一些油漆门窗、墙裙等的维修工作。那是年,一个月工资元,元交哥哥保管,口袋里只留10块钱,下月发工资时,这10块钱还在。建军早晚跟哥哥一起吃,中午单位管饭,住也不花钱。
后来,建军学开装载机,跑运输,办煤场,在西铭村干了七八年。6年经济转型,政府清理煤场,就不干了。年他回娄烦买了个出租车,跑到年到期。
正好,村集体有个油坊,是年移民项目,上了设备,但一直闲置没用。这届扶贫工作队来了后,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游人多了,村里就想盘活这个油坊,于是面向全村招标,看谁能承包。向阳村这两年的变化,增强了强建军返乡创业的信心,同时年迈的父母也需要人照顾,建军就和妻子搬回村里,不想再出去了。他说:“油坊我来干吧!”承包期一轮5年,每年给村集体交0元承包费。年5月,一次性交了一万元承包费后,建军又投入4万多元,里里外外收拾一新,他的“汾峪油坊”就上马起步了。
强建军从娄烦当地及内蒙古、朔州采购回1万多斤黄芥子和胡麻,找了帮手,麻油生产开始。筛选、炒料、榨油、沉淀、净化、罐装……第一批麻油生产出来,正好赶上第二届旅游节,香气扑鼻的麻油大受欢迎,许多游客回家时都“带壶向阳村的麻油”,一下子就卖了好几百斤。顾客从亲戚、朋友、村里人,一传十,十传百,向周围村子、县城不断扩大,扶贫工作队也帮着找销路,油坊开了两个多月来,陆续出了多斤油,一斤10块钱,大部分都卖完了。
“挣上钱了吗?”“榨麻油利润不大,卖下油钱能抵原料钱,主要是挣个麻饼钱。现在还在投入,政策好,村里各方面都支持,好好地干,肯定能挣钱。”建军信心十足。麻饼既是饲料也是上好肥料,需求很大。
一走进油坊院里,麻油的香气就飘了过来,撩开帘子进屋,更是浓香扑鼻。高大的榨油机,堆放整齐的原料,桌上一壶壶黄澄澄的麻油,油坊打理得干净有序。“这麻油咋这么香呢?”“这里面有秘密。”陪同采访的李枫书记笑着说。“除了物理压榨、不含转基因、无防腐剂和化学添加剂,这是基本的。还有一点,原料配比很关键。我们主要用黄芥子,胡麻等其他原料调剂一点,胡麻放多了,一超过3个月油就容易发苦,这就是秘密。”建军笑呵呵地解释。
“贫困户的帽子俺们早就摘掉啦,好日子还在后头”强建军的油坊里,与麻油一起陈列的还有蜂蜜,蜂蜜的主人是同村的崔建存。
崔建存家院里有一排预制板搭的半人高台子,他弟媳说,“俺大伯子十来岁上得了强直性脊柱炎,不能弯腰,也蹲不下,只能站着养蜂。他和俺公公到云顶山放蜂去啦,秋后才能回来。”
6月9日,晨曦微露,49岁的崔建存和父亲就雇车拉着30多箱蜂,驶向娄烦县云顶山区。山上空气好,树密,花多,是蜂群理想的好蜜源。
从贫困户到万元户,崔建存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疾病一度使他低迷,他听着收音机里的励志故事,慢慢调整心态,积极治疗,琢磨着自食其力,在家人帮助下养过兔、羊、鸡。后来扶贫干部帮他走上了养蜂脱贫之路。从2箱、10箱到30箱,蜜蜂辛勤采蜜,建存搜网络、看书籍,向师傅请教,倾心钻研。年产出蜂蜜近百斤,年收入2万多元,今年目标是养50箱蜂。
“精准扶贫帮咱残疾人找到门路,摘掉了‘穷帽’,村里还给了俺五保户待遇,如今又发展乡村旅游,俺这高山蜂蜜肯定行。”建存心里有幅甜蜜的图画。
戴着草帽、忙着搬砖的赵建平正在自家院里建新房。四世同堂一个院,二小子眼看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再盖上三间偏房,娃娃们回来就住得开喽。”51岁的赵建平眼里满含希望。“建平这两年条件好了,有力量盖房啦!”一旁的向阳村党支部书记李立山也替他高兴。种十来亩庄稼,流转七八亩土地,又担任村里护林员。移民补贴、土地流转费、光伏发电补贴等,七七八八算下来,建平每年收入两三万元。
69岁的强有宽,老伴已不幸去世,孩子们都在外打工,他现在一个人生活。他人勤快,又有技术,是牡丹园的水电工,干一天活儿能挣80元,他同时也是村里的电工,有补贴,还能再种点地。院里种着菜,做饭用电磁炉,取暖干净便宜,用的是卫生厕所……日子安稳舒心,村主任郭爱杰笑着说:“老哥,你要再娶个媳妇就更好啦!”“哈哈,这就行啦……”强有宽乐得脸上开了花。
向阳村在牡丹园、葡萄园上班的有十几人,村集体还为村民提供了许多公益岗位。有补贴,有事做,村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贫困户的帽子俺们早摘掉啦,好日子还在后头!”
向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人,目前已整村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元增长到年底的元。年,向阳村入选山西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年被授予山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和太原市首批美丽宜居示范村,还申报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脱贫摘帽奔小康。向阳村今天的好日子,既是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也倾注了扶贫干部的满腔心血。他们租住民房,为村民增收,自己种菜做饭,不给村里加负担;审计署太原特派办每年给村里5万元扶贫资金,县纪委监委也资助村里3到5万元;他们科学规划,精准帮扶,一心为村里的发展找门路,家家户户的事都装在心上……
“李书记,扶贫完了你也别走,就留在咱向阳村吧!”乡亲们期待的眼神让李枫心里一热,“只要大家待见我,我就留下!”“待见,待见!我们上哪儿找你这样的好书记呀!”这是一次村民会议开始之前的暖心一幕。
“又有好消息啦,咱们村的旅游新规划回来啦!”我们采访那天,刚从县城开会会来的李立山书记,一进村委会,就拿出一本厚厚的资料,兴冲冲打开给大家看。原来,作为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北京一家风景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给向阳村绘出了年—年旅游发展新蓝图。
前景广阔的乡村旅游发展新画卷,正在向阳村徐徐展开,如同初夏河畔盛开的牡丹那么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