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一中组织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科普报告会

  9月22日下午,在古交市科协冯新元主席的全力支持和盛情相邀下,山西省作物学会秘书长王创云教授来校给全体班团干部做了一场《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科普讲座。闫建宏校长,部分校级领导、中层领导,高一、高二、高三年级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王创云教授结合PPT图片、文字,联系实例,向与会师生介绍了生态农业、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等众多专业知识,使大家受益匪浅,这对提高大家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王创云教授介绍的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食品安全定律的十条法则:

1.食物一旦煮好就应该立即吃掉,食用在常温下已存放4、5个小时的煮过的食物有危险。

2.食物必须彻底煮熟才能食用,特别是家禽、肉类和牛奶。所谓彻底煮熟是指使食物的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

3.应选择已加工处理过的食品。例如,选择已加工消毒的牛奶而不是生牛奶。

4.食品煮好后常常难以一次全部吃完。如果需要把食物存放4、5小时,应在高温(接近或高于60℃)或低温(接近或低于10℃)的条件下保存。常见的错误是把大量的、尚未冷却的食物放在冰箱里。

5.经冰箱存放过的熟食必须重新加热到70℃才能食用。

6.不要让未煮过的食品与煮熟的食品互相接触。

7.保持厨房清洁。烹饪用具、刀叉餐具等都应用干净的布揩干净。这块布的使用不应超过一天,下次使用前应把布放在沸水中煮一下。

8.处理食品前先洗手。

9.不要让昆虫、兔、鼠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动物通常都带有致病的微生物。

10.饮用水和准备食用时所需的水应纯洁干净。

  全体参会学生用心聆听,积累知识,增强意识。大家关于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有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食品安全(food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的含义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食品数量安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第二层:食品质量安全:指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方面满足和保障人群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物的污染、是否有毒,添加剂是否违规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需要在食品受到污染界限之前采取措施,预防食品的污染和遭遇主要危害因素侵袭。

第三层:食品可持续安全:这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

  食品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需要长期坚持执行的一项工作。在以后的日子里,学校还将结合高中学生特点,一如既往,形式多样地坚持开展好这项工作。普及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使在校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身心免受侵害,健康快乐成长!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jiaozx.com/gjsly/1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