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古交市ldquo我

为进一步做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确保说到做到、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我市政法各单位现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使人民群众享受更简便、更高效、更快捷的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市委政法委

1、为有心理疏导需求的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开展法治宣传、收集民声民意活动。

3、开展“网格+”反诈宣传活动。

市人民法院

1、深入开展“一乡镇(街道)一法官”为民实践活动。确定13名员额法官驻点13各乡镇(街道),设立工作室,建立法官联系点。定期开展法制宣传,现场受理案件,现场开展法律咨询,对特殊案件现场开庭。

2、持续推进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普法活动。在现有五名法官担任五所学校法制副校长的基础上,增加五所学校由法官担任法制副校长,持续推进“法制进校园”工作。

3、扎实开展“法官进企业、进乡村”活动。每年确定五家企业(国企3家,私营企业2家),由院长或副院长送法入企。每年确定8名法官进乡村,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法入村工作,主要开展法制讲座,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现场调处纠纷,确定帮扶办法。

4、大力推进“窗口”服务功能建设。切实落实立案登记制,力争当天立案,当天分案,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诉权;依托山西移动微法院,网上保全系统、网上鉴定系统、电子送达平台,实行网通办;确保当事人可在诉讼服务大厅窗口实现向有管辖权的全国各中、基层法院进行跨域立案;加大对特殊群体的保护力度,推进对特殊当事人的上门立案,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建立速裁团队,实行“一站式”解决纠纷的模式,通过调解、速裁和快审方式解决纠纷;全面落实院长、执行局长接待日制度,做到来访有接谈、来访有着落、申诉有回复。

市人民检察院

1、成立巡回检察室。制定《古交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河口镇、马兰镇、东曲街道设立巡回检察室(试点)的决定》方案,为13个街乡巡回检察室挂牌,派驻检察联络员,推进检力下沉,积极服务基层。

2、办理赡养类公益诉讼案件,召开座谈会。依靠司法权威对村居赡养问题开展调解、教育、引导、普法等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缓解涉家庭纠纷审判压力,同时,通过诉讼方式直接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相关人员,以司法强制力约束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赡养人履行义务,践行尊老孝亲的社会传统,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一对一”对接服务企业。出台《古交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联企服务的工作方案》,院领导及中层干部深入包联企业进行普法宣传,真正了解企业诉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当好企业的“法律顾问”。

4、召开公开听证会。依照《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则》的规定,规范、有序、合法开展听证活动,周密制定工作方案,以严谨的工作流程,高质量做好听证工作;强化宣传塑形象,我院将充分利用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渠道对公开听证工作进行宣传,不断拉近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向社会公众彰显检察力度温度的同时,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知晓度、满意度。

市公安局

1、办户办证方面: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群众零距离。全局14个派出所办户办证窗口均可以办理户政、交管、出入境等27项综合业务。二是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在各派出所户政窗口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群众办户办证手续准备不全的一次性告知。同时,引导群众通过网上申报办理户政事项。三是推出“一站式”办结服务。对跨市、县户口迁移实行网上审批、流转“一站式”办结服务,迁移信息自动网上流转(除大中专院校学生户口迁移另有规定外)。四是主动上门办户办证服务。为老弱病残、孤寡老人等行动不便,不能到派出所办户办证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五是设立老年人优先办理“绿色通道”。在办户办证大厅设立老年人优先窗口,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和年轻人一样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捷。

2、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建立反家庭暴力工作机制。针对家庭暴力问题,与古交市妇联等部门联合建立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建立反家庭暴力联调机制的工作方案》,印发了《家庭暴力告诫书》。对辖区所有家暴警情研判评估,依侵害轻重程度分黄、橙、红三色建档管理。在反家暴告知书送达并妥善处置后由社区民警、网格员、被侵害人建专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jiaozx.com/gjsly/10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