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好吗 http://m.39.net/pf/bdfyy/古交金牛城
古交人古交事
发布正能量信息
寨底是山西省古交市岔口乡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山村。地处屯兰川西端,属吕梁山脉西段,海拔高度米左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和无霜期待查)。寨底还与关帝山森林管理局屯兰林场相邻为伴。尚待开发的二龙山景区就在这里。岔口,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晋绥边区八分区根据地的一部分,寨底离八分区(专署)所在地——关头,只有不到五公里的路程。农业学大寨时期,父亲在岔口公社任职,经常深入寨底,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指导全村老少"战天斗地",艰苦奋战,把寨底建成全省学大寨的先进典型。曾经和村干部王平则把寨底的农产品送到全国农业展览馆参展交流。寨底全村多户,三百多口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村里的年轻人、中年人或为经商、或为务工,更多人则是为了孩子上学,大多去了古交或太原。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继续在做传统的农活,在十几年前响应囯家号召,退耕还林,种了不少核桃树,但由于品种的原因、加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等原因,长势普遍不旺,效益不好。这里海拔较高,温差较大,各种果实含糖量高,无论是水果还是干果的口感、品质都明显好于平原地区。除此之外,这里还适合种植土豆、玉米、莜麦、荞麦、豆子等各种小杂粮。而村后的大山里还有黄芪、猪苓、柴胡等野生中药材和多种野生蘑菇。站在村里、院里,抬头远眺,二龙山就在眼前。郁郁葱葱的林木尽收眼底。走到村南面,一条叮咚作响、清澈见底的小河弯弯曲曲绕村而过,流向村外,汇入屯兰河。从东向西,走出村子,步行十几分钟,就走近大山,走到二龙山下,走进茫茫林海。二龙山髙耸挺拔,虽不算高,却是黄土高原上少见的石头山。山峰陡峭,直插云端。山顶上,那些生命力极强的松树和野花野草石缝中顽强生存、争奇斗艳。从南向北俯看寨底全貌从东北方向看寨底从南向北远眺寨底雨后看寨底,雲遮雾绕好似江南山寨。村口寨底的姊妹村——前庄村(同属寨底行政村)向前看视线内就是寨底岔口乡政府和屯兰林场场部所在地——岔口,困难时期家人曾经生活、居住过的地方。寨底村里重新翻修的五龙圣母庙,每年阴历七月初十以唱戏的形式纪念五龙圣母。村里设有卫生室,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不出村就可以解决。村里还办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专门为单身老人解决吃饭问题,一天5元钱就可以一日三餐管饱吃!便民商店寨底的靠山——二龙山雲遮雾罩二龙山潺潺流水,清澈见底,四季不断,更显灵气。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暴雨过后也会发洪水层层梯田平展展,老一辈人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战天斗地的成果。山药蛋好吃,花好看!改革开放初期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村里有三十多户人家种了不少核桃树,沉甸甸的核桃挂在枝头,即将进入采摘季。 土豆是当地的主要农产品,六七月间,土豆花开,也是一道风景。到了秋天,"烧山药"是大家都喜欢的一种野炊形式。刨土豆时,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不回家吃饭,二是为了品尝享受收获的喜悦,在地边找些柴草,点着了,把山药旦放进火堆里,烧熟了,刮掉烤糊了的黑皮,露出焦黄诱人的烤土豆,就着大葱真是津津有味,非常惬意,不失为又一道风景。爱吃土豆的人,看到那沙沙的土豆你是不是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会不会有吃一次、尝一尝的冲动! 土豆,红豆、黄豆、玉米等杂粮都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秋天,庄稼成熟了,晒干了,还用这种古老传统的方法脱粒去皮。这种工作具城里人见都没见过,更不知道叫什么名。它的读音叫"勒哥",究竟是哪两个字,我看谁也说不清。这样打出来的豆子和铺到沥青路面上让过往的车辆碾压脱粒的相比绝对纯天然、无污染,可以放心的吃。这里草肥水美,是一个天然牧场。村民的牛、羊可以休闲自在地在上万亩的林间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尽情地享受,是一个成本最低的牧场山里都是宝,除了各种数不清的乔木、灌木以外,还有柴胡、黄芪、猪苓等中草药。野猪、狍子、狐狸、野鸡、野兔等多种野生动物也在这里经常出没。秋雨过后,各种野生蘑菇破土而出。周边村民,甚至几十里以外的矿工们或步行、或开车、或骑摩托车纷纷来到这里釆摘蘑菇。平时只知道野生蘑菇好吃、有营养。可吃蘑菇的人有几个知道野生山蘑菇有多难釆!那天下午知几位村民结伴上山去釆蘑菇,上山后才知道有多难采!大树底下,荆棘丛生,采菇人只能低着头、弯着腰,在密林中灌木中边走边看,有时还要用棍子划拉树枝、树叶仔细寻找。我跟着跟着就跟丢了,腰疼腿困,只好只身一人往下返,一不小心还摔了个大跟头。下山后恰巧碰到两位釆完蘑菇,,骑着摩托车兴冲冲的往回赶的矿工。今年八月,有幸遇上雨后彩虹在二龙山南侧出现。 每逢署期,尤其是节假日,总有城里的年轻人带着孩子开着车,三五成群会来到这里,来到林场,休闲度假、吃烧烤进行户外活动。如果经过规划,而且有人投资,这个地方可以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景区。在这里,可以看山、戏水、赏花……看山戏水赏山花自驾游望日出、日落游金秋十月,赏沿途风光品醋柳柳的酸甜美味摄影家的釆风地过了岔口、过了上阳坡,向左看,大雨过后形成的黄色瀑布呈现在眼前,颇为壮观。平时则是清水,水量略小些。风景在路上红色旅游地——关头 本篇在心中酝酿已久,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无论是文字功底还是摄影水平,都远远不能把大美寨底的人文气息和景观风貌展现在大家面前。只是希望通过这篇巜美篇》粗糙的文字和业余入门级的图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岔口、了解寨底,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建设寨底,从而带动周边乡村乃至全岔口乡的发展。同时也能为古交、太原的市民们创造一个周末度假,夏日避署、养生、养老的好去处。老眼昏花,不妥之处望各位亲朋指正为盼!投稿
商务合作请联系闫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