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阁上乡西岔村的田地里,两台专业播种机在深犁旋耕过的地里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铺膜作业工序。这是古交市今年新建的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现场。目前,一期亩板蓝根的春播正在收尾;按照计划,二期将夏播黄芩亩、三期秋移栽苍术亩。据了解,作为今年古交市大力扶持的农业转型发展项目,阁上乡西岔村的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由古交市康健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打造。该联合社与省晋药堂中药材有限公司合作,由对方统一供种,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按市场价收购。项目于今年3月获古交市行政审批局立项;总投资约万元,其中自筹万元,银行贷款万元,申请上级补助万元;项目完成后,预计每年可新增收入万元。截至4月5日,项目投入资金已达万元。古交市康健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于年12月,由具有多年中药材种植技术和机械装备优势的古交市拴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有农资供应优势的古交市供销联社所属的供农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和有资金销售优势的盐邦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联合组成,三家分别以30%、15%、55%的占股合力共营。在乡、村的大力支持下,联合社今年3月完成了与阁上乡狮子村下辖的四个自然村亩土地流转5年期合同,以前无人耕种的土地有了每年每亩50元的租地收入。同时,项目建设预计每年可提供多个农民的季节性临时就业,为当地农民增加60多万元的工资性收入。“中药材的质量与其产地、种植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联合社负责项目生产管理的阴拴玉说,阁上乡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药材生长环境——地块远离公路,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透性好,无大气污染,适合中药材种植的“地道性”原则。他们首家将有机旱地栽培技术用于中药材种植,并运用测土配方等技术,实现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确保中药材质量可靠,安全,有效。若取得成功,他们明年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亩,用于种植移栽黄苓和苍术。古交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合社发挥三家农业合作社各自优势,项目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泽惠百姓。随着古交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对种植中药材政策扶持,古交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普遍提高,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预计今年古交市中药材种植可达近万亩。来源:山西日报
点“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